蒙古式摔跤(現統稱(chēng)“博克”),不受年齡、體重和地區限制,不計時(shí)間,采取一次淘汰制。賽前,由一位德高望重的長(cháng)者進(jìn)行編排和配對,現在則由大會(huì )組委會(huì )作出安排。參賽博克(摔跤手)必須是偶數,根據蘇木(鎮)、旗(縣)不同層次級別,參賽博克為32、64、128、256對不等。參賽博克上身穿鑲有銅釘或銀釘,用牛皮或多層帆布制成的“昭德格”(摔跤服),腰間扎上寬厚的皮帶,系上用紅、蘭、黃三色綢子制成的圍裙,下身著(zhù)白色肥大的摔跤褲和繡有吉祥圖案的套褲。足蹬蒙古靴。項戴五色綢穗制成的彩帶“景嘎”.景嘎越多.表示參賽博克獲獎的次數越多。
參賽出場(chǎng)前,將博克分列左右兩翼,每方安排數名歌手,高唱助戰歌。伴隨雄壯高亢的歌聲,博克們腰胸挺直,雙臂平伸,慢悠悠地上下擺動(dòng),跳躍出場(chǎng)。裁判員發(fā)令后,迎戰博克握手致敬,然后擺獅蹲雀躍之勢,頃刻間爭斗相撲,盤(pán)旋相持,施展撲、拉、甩、絆、推等多種技巧,各顯身手,一決雌雄,以膝蓋以上部位最先著(zhù)地者為敗,一跤定勝負。負者不可再上場(chǎng)。連戰數關(guān),連克群雄者榮獲冠軍。獲獎名額以比賽規模而定。摔跤是力的禮贊,足踏風(fēng)雷,臂撐天宇,疾若鷹,猛如虎,相搏之中足以覓見(jiàn)草原人民的頑強性格。